随笔
本文最后更新于 190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有所发生改变

对“国家不幸诗家幸,赋到沧桑句便工”的思考


我想,这句诗主要想表达的是诗人在国家社会剧烈动荡之时,对人生与社会会有更深刻的感悟,使得创作的诗歌更加有力,也就是“赋到沧桑句便工”。

但是我认为这句话有着很大的局限性。首先这里的诗家实际上指的是诗人个人,但诗家一词又怎能被个人所代表呢,尤其把诗家放于国家这一大概念之后。纵观历史,说起诗的巅峰大众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盛唐,是的,在盛唐,诗的艺术发展到最高潮,在这段时期,名家辈出,佳作如林,唐代诗歌流芳百世,这才是诗家之幸。这无疑离不开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,谈论诗家,我们应该跳出如杜甫,李清照这样在动荡后展现文学天赋的个例。

同时,对于诗人个人来说,其实古代盛世并不是盛世,只能说相对于动乱时期而言更加稳定繁荣。对于百姓来说,仍有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。也就是说,诗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并不是“国家不幸”时诗人才有“沧桑”之感。

作者:Mr.EIE
本站采用CC BY-NC 4.0协议
一切文章仅作个人记录学习使用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上一篇